环球新动态:K策略、r策略?核心业务坍塌时的生存之道——以富士、新东方为例

2023-01-20 19:54:45 来源:洞见学堂 分享到:


【资料图】

点击上方蓝字,即可关注我们作者:王勇 刘晓晨

导读

企业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,甚至会面临核心业务坍塌的灭顶之灾,尤其是VUCA时代下,黑天鹅、灰犀牛、疯狗浪等不确定性事件频发,愈发给企业带来生死危机。在这种情况下,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穿越“死亡”、实现重生。当胶片业务断崖式下滑时,富士胶片调整策略,浴火重生;当教育培训业务陷入绝境时,跌入谷底的新东方调整策略,依靠直播引爆出圈……

富士、新东方这些企业“起死回生”的经历值得我们深思,也许在不久的将来,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。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企业面临生死危机的生存之道:K策略?r策略?

一、核心业务坍塌的富士、新东方面临生死危机

在当今VUCA时代下,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加难以持续,甚至核心业务随时都有可能瞬间陷入生死危机。富士、新东方核心业务陷入生死危机的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。 富士成立于1934年,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,凭借技术优势,其胶片市场份额逐渐赶超柯达。2000年,胶片业务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60%,利润占比达三分之二。然而,2001年开始,由于数字技术的冲击,胶片市场规模每年以20%-30%的幅度锐减,富士的胶片业务在五年内陷入亏损,企业面临生死危机。 新东方成立于1993年,2021财年(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),新东方来自K12课后辅导、备考和其他课程的营收为36.67亿美元,占总营业收入的85.8%。然而,2021年“双减”政策落地后,新东方市值蒸发90%,营业收入减少80%,面临生死危机。

二、富士、新东方如何应对危机,实现“起死回生”?

综合分析富士和新东方应对危机的生存之道,发现可以有以下的做法: (一)“壮士断腕”,果断调整或舍弃原业务在“适者生存、优胜劣汰”的市场法则下,能生存下来的企业往往不是最强大的,而是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。无论在什么领域,一家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,要看它是否具备应对时代变化的动态能力。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去创新、去转型,甚至自我颠覆,就会被时代所颠覆。就像海尔CEO张瑞敏曾说的:“没有成功的企业,只有时代的企业。” 当核心业务面临生死危机时,企业要敢于“壮士断腕”,果断调整或舍弃原业务。“壮士断腕”的背后,是及时止损,是主动寻求转型的勇气。 2004年,富士提出“实施彻底的经营结构改革”,大胆胶卷削减项目规模,通过整编全球工厂和专业洗印公司,使生产规模符合市场需求; 2021年,“双减”政策落地后,新东方果断剥离K12和学前教育业务,轻装简行开启新征程。 (二)调整策略,多种尝试,快速布局新领域

1. 富士:分析技术与市场,大量快速推出新产品

富士CEO古森重隆认为,如果只进行经营结构改革会使企业丧失竞争优势,还要“构筑新的发展战略”,要创造出与昔日胶片业务比肩的新兴领域的核心业务。通过对比技术力量和市场需求,富士探索出未来发展领域的矩阵图,如下图所示。经过从立项评估、技术评估、产品策略等多角度的反复评估和判断,富士将数码影像行业、光学元器件行业、高性能材料行业、印刷系统行业、文件处理行业和医疗生命科学行业作为未来发展的六大重点领域。 图1 富士新领域定位矩阵

资料来源:《灵魂经营:富士胶片的二次创业神话》古森重隆

同时,富士通过并购比较成熟的企业和项目,与自身的经营资源进行整合,以快速推出新产品。在并购中,富士CEO古森重隆大胆投资于前景广阔、潜力巨大的领域,如喷墨、医疗机械、制药等,投入七千亿日元收购了约40家企业,其中主要的并购项目如下表所示。 2021年,富士销售收入为25258亿日元,营业利润为2297亿日元。其中医疗健康业务销售收入达8017亿日元,占比31.74%,营业利润为1005亿日元,占比43.75%;高性能材料业务销售收入达6272亿日元,占比24.83%,营业利润为684亿日元,占比29.78%。从胶片业务到医疗健康、高性能材料业务,富士成功找到了新的核心业务,获得了新的生命力

2. 新东方:多领域不断尝试,借助直播引爆出圈

新东方终止学科培训业务后,不断尝试多个领域。在教育培训领域,新东方向非学科教育培训转型,如少儿素质教育、研学教育等。在非教育领域,新东方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向,平均2天注册一家新公司,覆盖了软件、中介、食品、互联网、直播电商等多个领域。 2021年12月,新东方成立“东方甄选”,进军直播带货。依托抖音平台推荐机制快速聚合流量,通过持续输出优质的泛知识直播内容沉淀流量,2022年6月10日起短短一周内,东方甄选抖音粉丝从100万暴涨到破千万,GMV连续多日破千万,冲进抖音带货榜前三名。截至2022年9月30日,东方甄选累计GMV达26.9亿元。从学科培训业务到直播电商业务,新东方获得了新的生命力。

三、来自自然生物界的启示:企业面对危机的生存之道

在外部环境巨变下,上述企业的核心业务面临生死危机,这些企业如何“起死回生”的呢?我们可以从自然生物界一些物种的生存之道中得到一些启示:自然生物界,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,生物会选择竞争力最大化的K策略,即大型成体,繁殖数量较少,但后代个体有较强的竞争力,如恐龙、老虎等。在不稳定的环境中,生物会选择增长率最大化的r策略,即小型成体,快速繁殖后代,以占领新的环境,如蝗虫、蚊子等。 自然生物界K策略和r策略的对比如下表所示。 在气候剧变下,最强壮的恐龙灭绝了,而同时代的蚂蚁却生存下来。 同样,我们相信面临市场环境的剧变,所有企业都不想成为“恐龙”。 对于企业来说,在不同环境下要选择不同的生存策略当市场环境稳定时,可以选择K策略,对核心业务投入更多资源以提升市场竞争力,以占领市场、扩大规模。当企业生存面临极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时,甚至核心业务面临生存危机时,要将K策略调整为r策略,进行多元布局,通过不断尝试、不断试错,找到新的成长业务,注重提升环境适应能力。当年在传统胶片广泛应用时,富士采取K策略,投入大量资源,着重拓展胶片业务,使之日益强大,终于在2001年超过柯达,登顶全球;但也就是在那一年,全球胶片市场断崖式下滑,富士及时调整为r策略,不断创新、尝试、布局新业务,终于找到医疗健康、新材料等新的成长业务,使企业起死回生。同样,之前的新东方也是运用K策略,投入资源、能力,专心打造教育培训业务,成为行业龙头,但当行业政策发生巨变时,他们也调整为r策略,进行多种业务尝试,终于摸索出直播带货这一新业务,使新东方得以生存下去。 【小结】富士、新东方“起死回生”的经历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,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下,企业可以采取K策略,注重扩大市场份额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但当环境复杂多变,甚至企业的核心业务都面临生死危机之时,企业要调整生存策略,要有“壮士断腕”的勇气,果断调整或舍弃原业务,采取灵活多变的r策略,寻找新的增长领域。唯有如此,企业才能不断进化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 往期推荐点击蓝字即可查看文章 在看点这里

关键词: 核心业务 起死回生 壮士断腕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西南城建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8   联系邮箱:39 60 29 14 2@qq.com